close

 亞錦賽落幕了!可以預期,「大家都盡力了,謝謝你們;明年還有機會」,會是最後球迷最普遍的聲音。即使要做什麼追究,頂多也只是「技不如人,奈何」吧?其實也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;就算有高手能挑出來,建議最好還是別選這時候來被圍剿才好。人是感情的動物嘛!

 

 也有人選擇用幽默來化解苦悶;像這個:

 

轉貼自《西瓜的滋

 


 我的看法,其實與賽前寫的那個
《攻擊》系列時沒有兩樣;請參照。任何戰略、戰術的心態與施為,放在單一、兩場比賽,往往只能做結果論的評估。我想重覆表示的是:現代棒球比賽最普遍性的面貌是什麼。

 

 責任愈大,壓力愈重;因之愈謹慎。這原本沒錯。然而,棒球之神並不會因為你的態度來改變成功機率。郭總遺憾敗於南韓小砲。真的!早知是以砲來決勝負,兩隊首局那種步步為營的推進是在點火大的?

 

 被小砲轟垮,其實對誰來說都不新鮮。類似當年度在義大利A1聯盟只打過一隻全壘打的萊佛里納(Claudio Liverziani)給中華隊的致命一擊,並不是特例。

 

 建奇功的,未必會是大砲。這當然也是因為對方投手警覺性會提到最高的緣故。但所謂的弱棒呢?之所以會弱到虛,也未嘗不是因為擔負了強棒往往沒有的戰術責任,無法盡力施為或不能自由掌握最佳出棒良機所致。一旦逼到教練團不讓你打都不行,那像當年高志綱那跳過南韓三壘手頭頂的那強襲球,就有可能會出現。

 

 對!未必非「砲」不可。魯斯(Babe Ruth)說:因為全壘打牆外沒有防守員,所以他要把球打去那兒。但馬里斯(Roger Maris)也說過:全壘打與高飛球的差距,只有7分之1英吋

 

 高飛球,其實未必是必死球;與內野強襲球一樣,會不會穿越?還是要看手氣與防守者站位。現在呢,除非刻意,否則全壘打也可視為是「把球爽快打出去」的延伸可能性之一。在呂明賜以平飛砲打出「呂怪物」名號時,台灣球迷應該就已認知這一點。

 

 重點還在於:真的不是非「砲」不行。賦與任何一位打者,以至於賦與最多位打者自由,就是提升上壘率(打擊、保送),與對手數據或隱形失誤的機率。延伸來說,這也是形成「大局」最常見的基本型態。

 

 也就是說:現代最常見的棒球比賽面貌──雙方拳來腳往亂鬥,靠推進小得點分數當然不夠;投手壓制不住對手,靠推進小得點分數當然也不夠;把對手打到剉賽,也就不需要靠推進小得點分數……

 

 有時候,是靠日本對中華這樣,不管前面順不順,就瞬間爆大量來贏的。而所謂雙方都打不到球的投手戰,雖然想起來,靠戰術得點小分數來贏理所當然,真實面呢?卻往往是靠「砲」來決勝負的──即使王建民來主投,也難免會遇到這種場面。

 

 單一場比賽很難決斷心態的對與錯。但所謂「強力棒球」潮流到底是什麼?所謂的傳統「日式球風」,日本早就不太這樣打,韓國三不五時會這樣打──往往是天命該絕的時候。而台灣還在因為長打者太多,要強打群練短打哩!雖然讓鋒哥真的短打出擊的極致豐功偉業,並未在這次亞錦賽出現(真的,身體最誠實啊),但不禁讓人聯想:鄭百勝、郭進興那些如果沒出槌,理應也是現在台灣教練團重心的名將,形塑了中國大陸什麼樣的球風呢?

 

 強打如林,如何尋找貧打的根源呢?總之,我的看法是:希望在打擊,而打擊的希望在「遠方」!加油!

 

轉貼自大然出版《北川美幸-東京茱麗葉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EWLEOLION 的頭像
    NEWLEOLION

    LEO的圓球看熱鬧

    NEWLEO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