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職棒25年總冠軍戰今天開打!誰占優勢?各方名家高論不少,皆娓娓可聽。目前看起來,似乎陣容相對深廣的Lamigo桃猿被看好度較高。但我有些朋友,堅持中信兄弟象勢高一線。原因倒很簡單──兄弟既能拿到下半球季冠軍,豈不已證明了近況優於桃猿?
這看法十分合理。評估相對競爭力強弱,當然是距今愈近的狀態愈可信。拿同樣割裂全年球季分計,由春、秋聯賽冠軍爭霸的阿根廷足球甲組聯賽來說,2013-14球季,就是由下半季冠軍河床1:0力克上半季冠軍聖羅倫佐,拿下年度總冠軍。
先來看看中職總冠軍戰歷來賽制演變──
職棒元年稱為「中華大賽」,有識之士隱約覺得不妥;職棒2年起乾脆直接叫「總冠軍戰」。一開始,就是由上、下半球季冠軍進行7戰4勝制系列;若同一隻球隊制霸上、下半球季,便直接封王。
職棒8年,僅獨立了6年的那魯灣台灣大聯盟開打;中華職棒則加進和信鯨,戰國七雄並列,球隊數創新高。那一年出現滑稽異象──上半球季冠軍時報鷹,下半球季墊底;上半球季爐主味全龍,下半球季稱王。所以味全龍輸掉頭2戰後連下4城封王,並不算意外。但年排名前2的統一獅與三商虎只能在家看電視,未免令人傷感,所以從隔年起取消上、下球季制,由年度排名第2、3名先打3戰2勝制的挑戰賽,勝者晉級總冠軍戰對決年度第1名。
單一球季制只玩了2年。話說時報鷹職棒8年下半球季打出11勝35敗2和劣績,是因為逼不得已,由二代鷹出征;接下來,職棒9年,先是主動要求停權一年,9月更宣布解散。同一年,民國87年,頂新集團鮭魚返鄉,入主經營層內訌的味全。頂新集團經營如神,經由成立味全生技中心、購入除臭塔、尋覓海外油源,與解散味全龍等新營運措施確保品質、降低成本,台灣部分事業發展直追大陸。到了民國100年,頂新接手前賠到必須辦增資的味全,已轉虧為盈。該年1月董事長魏應充即表示將在台中設新的休閒食品生產線,預計未來集團獲利將有兩位數成長;同時藉由贊助故宮藝文活動等企畫,持續回饋台灣。而這幾天聲淚俱下,似與魏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味全老員工,撐過黃家經營末段的黑暗期,那時候終於獲得回饋,獲加薪4%~5%(大陸員工為10%~20%)。
也就是說,職棒10年球季結束後,連同真的不堪虧損的三商虎,職棒元年總冠軍對戰組合,同步走進歷史山洞。只剩4隊的中職,恢復上、下半球季制,總冠軍戰由年度第2名挑戰第1名,但就像日本一樣,系列賽還沒開打,第1名就先掛上1勝。
民國92年,職棒14年,那魯灣掛掉,兩聯盟於1月13日簽署合併協議書,「中華職棒大聯盟」於焉而生。中職也多了第一金剛與誠泰(那魯灣)太陽這兩位新同學。但到了去年徐生明去世,8月25日,會長黃鎮台才表示,既然早就合併,那魯灣的紀錄合應算數。也就從職棒14年起,中職總冠軍賽正式稱為「台灣大賽」。
其後,達達集團旗下的La New循贊助模式經營金剛,「以La New熊」之名參與職棒15年賽事。正式取得誠泰太陽經營權的誠泰銀行,將球隊改名為「誠泰Cobras」。職棒16年,中職季後賽增設「外卡」。7戰4勝制的台灣大賽,由勝率較高的季冠軍卡好位子,勝率較低的季冠軍則必須先與2隻季冠軍之外戰績最佳球隊先打季後挑戰賽。如果上、下半球冠軍由同一隻球隊獲得,則該隊台灣大賽的對手,就是年度勝率第2與第3球隊先進行5戰3勝制的勝出者。
接下來,歷經不少狗皮倒灶的糗事,到了「轉動20!WITH US!」的職棒20年,中職又只剩下4隊。職棒21年,台灣大賽賽制微調。若上、下半球冠軍由同一隻球隊獲得,該隊在台灣大賽迎戰年度勝率第2與第3球隊5戰3勝制勝者時,不但仍在2-3-2主場配置系列擁有主場優勢,而且獲「保送」1勝。如果像今年一樣,上、下半球季霸主為不同球隊,當然就沒什麼好扯的,直接對決就是。在這情況下,系列優勢由全年勝率較高者擁有。
萬一有球隊全年勝率最高,但卻衰到沒能拿下任何一個季冠軍,那就成為「外卡」,先與2隻季冠軍中勝率較低球隊打季後挑戰賽。季後挑戰賽勝出者,晉級台灣大賽,與擁有系列主場優勢的勝率較高季冠軍對決。
看看過去24年總冠軍戰結果,扣除有球隊囊括上、下半球季冠軍,直接戴上年度總冠軍桂冠的職棒3年(兄弟象)、職棒5年(兄弟象)、職棒6年(統一獅),和採單一球季制的職棒9年、10年,19次總冠軍戰,有13次由下半球季封王的球隊拋綵帶,比例真的高得嚇人。
但也是要看相對競爭力強弱變化有多大。回到阿根廷足球甲組聯賽那個例子,聖羅倫佐下半球季只在20隻球隊中拿到第11名,中立場惜敗河床,也不算冤枉。而今年中職台灣大賽,光看對戰紀錄,兄弟下半球季兄弟象打Lamigo桃猿,10勝9負1和,只能說沒上半球季那麼會輸,但也說不上有壓倒性的優勢。所以……會很好看吧?
By LEO 2014.10.18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