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攻擊指數OPS」,是On-Base Plus Slugging的縮寫;顧名思義,就是上壘率加上長打率。這看似受過初級建構式數學教育就能算出的數據,對理解、評估球員打擊能力與對球隊得分效率的貢獻有什麼幫助呢?

棒球統計學 風行草偃

 先來回顧這些日新月異、令人目不暇給的數據產生的背景。大約早在1920年代,人們就知道棒球是項重視統計的運動,但由「打擊三冠王」這名詞,就知道長久以來,受重視的,大概就只有像打擊率(AVG)、打點(RBI)、全壘打(HR)等直接且單純的數據。

 1970年代,有位學統計學的詹姆斯(Bill James)開始使用迴歸分析(regression analysis)等統計手法來研究棒球;並從1977年起著書立作。由於追隨者日眾,因而就在克里夫蘭形成了「棒球研究協會」(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)這個團體。將這協會名稱的縮寫SABR再加上Econometrics(計量經濟學)這個字的字根metrics,就成了Sabermetrics(棒球統計學)這如今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。

 2003年,著名財經作家、編輯路易士(Michael Lewis)寫了一本暢銷書《魔球:逆境中致勝的智慧》(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),介紹比恩(Billy Beane)於1997年出任奧克蘭運動家隊經理後,如何運用棒球統計學,將這隻小市場球隊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過程。棒球統計學因之漸漸成為顯學。詹姆斯2006年時便名列美國《時代》周刊(Time)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榜;由此可見棒球統計學對今日MLB的影響既深且鉅。甚至現在連NBA都開始迷戀這玩意兒了;休士頓火箭經理莫雷(Daryl Morey),就是比恩的信徒。

 再用現代眼光,回頭檢視那些評量打擊能力的傳統標準。打點很大程度上受到棒次安排或隊友打擊能力影響;而雖然長打能力佳的打者,通常也蠻能轟全壘打,所以可以將全壘打視為檢視打擊者長打能力的指標。但全壘打也受到球場、天候等客觀因素影響,而且無法完全呈現包含二、三壘打在內的所有長打成績。

上壘與推進

 然後再來觀察打擊率與上壘率(OBP)、長打率(SLG)這些統計量值。其實自有棒球統計學之初,那些專家便發現打擊率與球隊得分能力或勝率未必畫上等號;真正影響打擊績效的,是上壘與推進。

 棒球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運動;不管落後幾分,只要最後一名打者未出局,就不算輸球。因此延伸來看:贏球之道,就是盡量避免打者出局;換句話說:也就是上壘──愈能上壘(避免出局)的球隊,就愈不容易輸球。而得分效率隨之提高,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。

 漫畫《鄰家女孩》男主角上杉達也說過:「得分不一定要靠安打」;同樣的,上壘也不一定要靠安打。除了對方失誤外,也可以憑著選球能力上到壘包。

 第一棒打者理所當然應該具有高上壘能力。拿提起開路先鋒,就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水手首棒鈴木一朗來講,MLB生涯迄今打擊率0.331、上壘率0.377,這便是高打擊率未必代表高上壘能力的具體詮釋。事實上,鈴木一朗本季0.366的上壘率,在聯盟裡只能排在第50位。所以,用高打擊率來撐上壘率當然不是不好,但高打擊率未必帶來正面效果,依這理論來看,則是肯定的推論。

 以台灣球迷最熟悉的洋基而言,羅德里奎茲(Alex Rodrigez)的0.399,是本季洋基上壘率最高的打擊者。其次呢?用猜的恐怕很難猜到,是0.394的吉昂比(Jason Giambi)。而吉昂比的打擊率卻只有0.252而已。

 至於推進,並不是指會製造己方出局數的犧牲打。說起對守方的破壞性,上壘只是不出局而已。積極點來講,打者出擊,就算無法爽朗的直接將球打出牆外,也是走得愈遠、順便將壘上隊友送得愈遠,就愈是妙不可言。這就是長打率的重要性。

 但要注意的是:所謂「長打率」,卻不見得像字面意義那樣,能完全如實寫照長打出現的機率。SLG的計算方式,是總壘打數(TB)除以打數(AB);真正意義是可貢獻幾個壘包數。所以,如果是真的追求純粹的長打能力數值,將SLG用在硬是卯起來很會打一壘安打的打者身上,意義並不大。

OPS的優缺點

 由此上述敘可以得知:如果只重視打擊率,那推進效果強的長打,與靠選球上壘,避免出局數的貢獻,這兩個棒球致勝關鍵,都將被忽略。而打擊率本已隱含於長打率與上壘率的計算之中。所以,咱們不如乾脆不做修正(adjustment),也不取權重(weight),直接把長打率與上壘率相加吧!

 如此一來,就可以得到比之前提到的所有數值更好的參考指標──攻擊指數OPS。住在巴爾的摩的棒球技術統計學家戴芬波特(Clay Davenport)就曾用1871~2003年的數據,比較攻擊指數、打擊率、上壘率、長打率這四者與每打席得分值(Runs Per Plate Appearance; RPPA)之間的關連;得出相關係數(correlation coefficient)值為:

 OPS(0.922)>SLG(0.89)>OBP(0.866)>AVG(0.828)

 簡單易懂,又比其他紀錄數值有參考價值的OPS,當然也有缺點及不足之處。譬如:常在有「投手墳場」之稱的洛磯主場Coors Field打球,SLG與OPS完全有可能同步水漲船高。此外,雖然鈴木一朗本季OPS只有0.745,不知道排到聯盟哪一名去了,但以他的速度,在壘上帶給對手的威懾與破壞性,是OPS完全無法呈現的。

OPS的進化與修正

 ESPN棒球作家尼亞(Rob Neyer)曾說過:20年前,即使將OBP詳細寫成On-Base Percentage,也常要費唇舌解釋一番。10年前提起OPS,也必須在後頭加括號注明On-Base Plus Slugging。但當棒球迷完全熟悉這些名詞後,又出現了VORP。

 這明白告訴棒球迷,必須常學習不斷推陳出新,或改良舊統計方式的紀錄用語。像吳納(Keith Woolner)就認為他發明的VORP(Value Over Replacement Player),要比OPS更能全面評量出球員打擊能力對球隊的貢獻與價值。

 這理論奠基於每個守備位置要求的打擊能力是不相同的,譬如對一壘手的打擊能力要求,理所當然高於游擊手。如果用打擊率綜合統計,MLB各守備位置選手AVG高低比較如下:

 一壘手>右外野手、捕手>左外野手、二壘手>三壘手>游擊手>中外野手>指定打擊。

 實在看不出什麼端倪;且與傳統觀念多所牴觸。但如果不用AVG,而用OPS,一切便豁然開朗。MLB各守備位置選手OPS綜合統計比較如下:

 一壘手>左外野手>三壘手>指定打擊>右外野手>捕手>二壘手>中外野手>游擊手。

 因此將一位球員與其相同位置的其他後備、對照選手作比較,超越(Over)的數值就是VORP。擁有相同OPS時,游擊手的VORP必然會高於一壘手。

 而前一段所提的OPS無法涵蓋速度因素的遺憾,也可以補救。像戴芬波特就加入盜壘(SB),弄出EqA這統計數值。此外,雖然前頭說過:OPS不必做修正,也不取權重,但這並不是鐵板一塊的原則。譬如:常見的OPS+,便是調整過的OPS。OPS+100,代表聯盟平均水準;數值高者為佳。

 還有各種OPS×。因為在OPS的觀念裡,打出一支二壘安打,等同被保送2次,有人認為代表避免出局率的OBP,權值應重於SLG,所以就將OBP乘以1.2或1.4後,再加上SLG。但這樣一來,就像很多習於使用公制的朋友,看到MLB投手球速顯示為英哩,往往不知不覺會在潛意識裡換算成公里一樣,看慣了正常OPS值的朋友也可能有類似困擾,所以也有把OPS×再除以4的作法。

OPS的精神

 本季大聯盟OPS排名前10位選手如下(至8月11日止):

 排名 球隊 姓名 OPS
 1 紅雀 Albert Pujols 1.079
 2 勇士 Chipper Jones 1.069
 3 遊騎兵 Milton Bradley 1.038
 4 太空人 Lance Berkman 1.032
 5 洛磯 Matt Holliday 1.028
 6 紅雀 Ryan Ludwick 0.999
 7 洋基 Alex Rodriguez 0.992
 8 道奇 Manny Ramirez 0.966
 9 洋基 Xavier Nady 0.953
 10 費城人 Pat Burrell 0.949

 除了當成紀錄數據之外,OPS還能帶給咱們什麼啟示呢?

 打擊之神魯斯(Babe Ruth),生涯OPS為1.164。而邦茲(Barry Bonds)在2001年時,曾創下單季OPS1.422的紀錄。我想,經過長期驗證的OPS,其實蘊含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。犧牲出局數來換壘上跑者推進一個壘包究竟划不划算?恐怕要看時機,而非全場比賽從頭到尾一體適用。而國際比賽中常被別人一棒擊沉,也常一棒擊沉別人的台灣,卻老純用打擊率來衡量打者,演變出力求碰球這種「技巧」,甚至教練也常怨嘆打者迷戀長打,這豈非矛盾?而濫用戰術,犧牲出局數,甚至先干擾到自己打者揮擊節奏與時機,這毛病甚至還曾被引為佳話與專長。如果確信OPS確然是能有效評估打擊績效的指標,打從靈魂深處尋求觀念與精神的突破,當是台灣棒壇首要之務。

By LEO 2009.03.20(原載於2008.08 《XXL野球誌》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LEO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